漿砌石施工步驟: ① 砌石體應采用擠漿法砌筑,砂漿稠度不應低于50mm,當氣溫變化時,應適當調整。 ②采用漿砌法砌筑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,對不能同時砌筑的面,必須留臵臨時間斷處,并應砌成斜槎。 ③砌石體的尺寸和位臵的允許偏差,不應超過《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GB50203-2002中表7.3.1的相關規定。 材料: 1)砌塊應干凈,無冰霜附著;砂中不得含有冰塊或凍結團塊。遇水浸泡后受凍的砌塊不能使用。 2)施工的砌筑砂漿必須保持正溫,砂漿與石材表面的溫度差不宜超過20℃。 3)砌筑砌體,砂漿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,砂漿應隨拌隨用,攪拌時間應比常溫時增加0.5~1倍,砌石砂漿的稠度要求40~60mm。 氣溫突然降低時,正在施工的砌體工程應采取下列措施: 1)拌和砂漿的材料加熱,水溫不得超過80℃,砂子不得超過40℃,使砂漿溫度不低于20℃ 2)拌制砂漿的速度與砌筑進度密切配合,隨拌隨用 3)砌完部分用保溫材料覆蓋沒,氣溫低于5℃,不能灑水養護。 為加速砂漿硬化,縮短保溫時間,可在水泥砂漿中摻加氯化鈣等早強劑,其摻量通過試驗確定。氣溫低于5℃時,不能灑水養護。 漿砌石施工采用擠漿法分層砌筑。砌筑應先在基礎面上鋪一層3~125px厚的稠砂漿,然后安放石塊,且將大面朝下。砌筑程序為先砌“角石”、再砌“面石”、最后砌“腹石”。①角石用以確定建筑物的位臵和開頭,在選石與砌筑時須加倍注意,要選擇比較方正的石塊,先行試放,必要時須稍加修鑿,然后鋪灰安砌,角石的位臵砌筑方法必須準確,角石砌好后,就可把樣線掛到角石上。面石可選用長短不等 ② 面石的外露面應比較平整,厚度略同角石,同一層面應大致砌平,相鄰砌石塊高差宜小于2~75px。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試放和修鑿,然后鋪好砂漿,將石翻回座砌,采用擠漿法施工并使灰漿擠緊。腹石可用較小的石塊分層填筑,填筑前先鋪座漿。放填第一層腹石時,須大面向下放穩,盡量使石縫間隙最小,再用灰漿填滿空隙的1/3~1/2,并放入合適的石塊,用錘輕輕敲擊,使石塊擠入灰縫中,不得先擺碎石塊后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,石塊間不得相互接觸,座漿及豎縫砂漿填塞應飽滿密實,鋪漿均勻。 ③ 砌筑時石塊宜分層臥砌,每個分層高度找平一次。要求平整、穩定、密實、錯縫、內外搭接。 ④ 砌體每天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.2m,砌筑過程因故臨時中斷時,應留階梯形斜槎,其高度不應超過1.0m,且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kg/cm2以上時才可繼續施工。 1/2 12下一頁尾頁 |